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5的文章

AI時代,我們還需要LabVIEW嗎?

身為一個LabVIEW工程師。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:在這個AI寫程式的年代,我們還需要LabVIEW嗎? 講結論: 要! 做為一個重度AI使用者,我自然探索各種AI寫程式工具。事實上在這個時代,Google有超過25%的程式由AI撰寫[1],Microsoft表示大約有20~30%的程式由AI撰寫[2]。行業巨頭Anthropic更表示風靡Vibe Coding界的Claude Code有80%程式碼都由AI完成[3]。 LabVIEW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三個大優勢: 快速開發 圖形化介面 深入的硬體支援  但在這個Prompt魔法師的年代,文字語言開發超級快,又只需要用自然語言描述,難道LabVIEW要走入歷史了嗎? AI幻覺(Hallucination)對儀控的致命風險 AI 最為人詬病的問題之一,就是「幻覺」(Hallucination)。它會自信地產生看似合理卻完全錯誤的資訊。在一般軟體開發中,這可能只會導致程式錯誤或功能異常;但在儀控領域,這卻是致命的。 想像一下,AI 為你的馬達控制程式產生了一段錯誤的指令,導致馬達超速運轉;或是在讀取壓力感測器時,給了一個不存在的函式,讓系統誤判壓力正常而導致工安意外。這些都不是可以簡單重啟解決的問題,而是可能造成昂貴設備損壞,甚至危及人員安全。 LabVIEW 的價值在於其確定性與可靠性。它不是猜測,而是精確的邏輯實現,這在分毫都不能出錯的自動化與量測應用中,是無可取代的。 AI看不到儀器 AI很會讀書,但它從沒進過實驗室。AI的知識全來自網路上的PDF和說明書,它能背出示波器的所有規格,卻不知道你桌上那台的BNC接頭有沒有鎖緊。接地干擾?訊號飄移?這些工程師每天處理的「鳥事」,對AI來說就像是異世界魔法。 但LabVIEW不一樣,它就是為了這些「鳥事」而生。在寫下第一行程式前,我能用NI MAX先跟我的DAQ卡「打聲招呼」,確認每個通道都正常。 流程即程式 為什麼自動化工程師喜歡LabVIEW?因為我們的思考方式就是流程圖。從「啟動馬達」到「讀取溫度」再到「壓力過高時停止」,這整個流程,在LabVIEW裡幾乎是直接「畫」出來的。你的程式,就是你的設計藍圖。 這點AI生成的程式碼就差遠了。就算AI能給你上百行完美的Python,但三個月後,當另一個同事(甚至是你自己)要來維護時,誰能快速看懂那錯綜...